为加强社区教育科研基地学术交流,营造学术氛围,提升基层科研能力,2022年11月11日下午,首届社区教育科研基地学术论坛暨上海开放大学第七届学术月活动在徐汇区社区学院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为:社区教育基层科研队伍建设探索。论坛由上海市终身教育研究会、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指导中心办公室、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所指导,上海市终身教育研究会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徐汇区社区学院承办,上海开放大学科研处协办。
上海市教委终身教育处处长闫鹏涛,徐汇区教育局副局长林琛,上海市终身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上海开放大学发展研究部部长杨晨,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指导中心办公室主任彭海虹,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副所长顾晓波,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上海市终身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黄健,松江区社区学院院长周明,徐汇区社区学院院长杜俭,社专委领导及科研基地领导30多人现场参会,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所所长史枫、全国及上海社区教育同仁在线参加了会议。
上海市终身教育研究会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副研究员、博士后国卉男主持会议,她在主持中指出,刚刚结束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新时期,要实现终身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提升社区教育服务市民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高素质的社区教育教师队伍是至关重要的。
上海市终身教育研究会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宋亦芳教授致开幕辞,他指出,自2020年以来,社专委坚持“立足基层、依靠基层、服务基层”的群众性科研理念和重心下移的科研工作方略,先后分三批在全市建立了16个科研基地,营造了良好的科研氛围,促进了基层科研水平的提升,也辐射并影响了全市更多的社区学校。社专委坚持公益性、服务性的宗旨,积极为基层服务,做好教育行政部门和业务部门的助手,努力架设政府联系基层的桥梁、创设传递基层声音的通道。今天的首届学术论坛,既面向科研基地,也向所有社区学校开放,旨在搭建交流平台、凝聚共识、提振信心、促进发展。从今年起,学术论坛将每年举行一届。
徐汇区教育局副局长林琛致欢迎辞,她向大家介绍了徐汇的人文特点、“开放、科学、人文、卓越”的城区品质以及社区教育的发展特点,同时阐述了对社区教育科研基地建设的认识,就是要寻学术之根、筑科学之基,要研问题之本、究关键之事,要聚人才之力、拓发展之路。她认为,首届论坛的主题是科研队伍建设,聚焦科研队伍,聚焦合作共赢的机制,聚焦专业化的成果转化,让科研成果能够在更多合适的土壤里实际应用。她表示,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徐汇区在社区教育中要做知行合一的践行者,做新发展的先行者,做学习研究的自觉者。
社区学校基层科研队伍建设,需要专业的指导和理念的引领。本次活动特邀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上海市终身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黄健作了题为“以科研引领高质量发展——社区学校科研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的学术报告。她认为,研究能力是社区教育教师专业能力的核心支撑,她围绕“社区学校为什么要做科研?社区学校做什么样的科研?社区学校如何做科研?”三个现实问题,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自己的真知灼见。她认为,科研就是解决难题、总结规律、生产知识、形成理论;社区教育科研应以行动研究为主:问题即课题、行动即研究、教师即研究者;她还特别强调,科研领导力是校长领导力的重要组成。
近年来,本市各区在加强基层社区教育科研队伍建设方面开展了积极的探索,形成了很多好的经验,松江区社区学院院长周明以《基层科研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为题作了学术交流。他指出,松江区坚持扎根社区一线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先后建设了三个推动一线教师专业化团队发展的平台:青年研究团队、资源联盟、学科中心组,着力强化科研工作,渗透科研意识,提升科研能效;同时,进一步着力推进基层科研团队建设,多措并举加强对科研团队建设的支持,发挥科研基地的领衔和辐射作用,科研基地成立三年至今不断走向规范化和优质化。他表示,展望未来,科研要服务终身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要求,在新征程上要赋予新内涵、履行新使命,要强化科研特质来提升赋能社区教育水平,要加强团队驱动、基地领衔,促进高质量发展。
本次论坛围绕基层科研工作和科研队伍的建设展开了深入的研讨,各基地的校长也在前期以论文的形式提炼并呈现了各自的探索、实践和思考成果,本次活动邀请了五位科研基地的校长代表进行了圆桌访谈。作为社区学校科研工作的带头人,他们分别阐述了各自的科研理念,同时结合科研实践交流了经验、问题与对策。上海市终身教育研究会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长宁区社区学院副院长丁海珍副教授主持访谈活动,与各位校长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五位校长的科研理念:
郭玮:以科研助力教师专业化成长;以科研推动学校内涵化建设;以科研促进学校优质化发展。
徐宁:秉承 “自主、合作、互动、开放”的教育精神,从“由上而下”的任务驱动走向现在更多的“由下而上”的自我驱动,从而彰显专业自觉的科研文化。
蒋小波:科研在身边,问题即课题。
施群安:赋能:教科研是学校内涵发展的第一源动力;反思:就是结合社区教育的供给和需求反复思考;行动:全体教师琢磨行动的方法、途径、结果。
朱立峰:坚持把教育科研工作与教师队伍建设有机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不断形成校园文化认同与自觉。
为进一步发挥科研基地作用,社专委前期向上海市民终身学习监测研究中心推荐了7家科研基地作为市民终身学习监测研究基地:普陀区宜川路街道社区学校、松江区石湖荡成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徐汇区华泾镇社区(老年)学校、嘉定区南翔镇成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浦东新区洋泾街道社区学校、崇明区庙镇成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金山区亭林镇社区学校,从而将科研基地融入到全市监测研究中。本次论坛举行了市民终身学习监测研究基地授牌仪式,上海市民终身学习监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周翠萍主持授牌仪式。
上海市教委终身教育处处长闫鹏涛为7家监测研究基地授牌。
为加强监测研究基地的业务指导,上海市终身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上海开放大学发展研究部部长杨晨向社专委主任宋亦芳教授颁发了“首席指导专家”聘书、向副主任国卉男副研究员、杨东副研究员颁发了“指导专家”聘书。
本次论坛还举行了“首届社区教育科研基地学术论坛”关于社区教育基层科研队伍建设专题论文评选颁奖仪式,上海市终身教育研究会社专委指导专家、市学指办主任彭海虹宣读获奖名单。
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指导中心主任彭海虹为一等奖颁奖。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副所长顾晓波为二等奖颁奖。
徐汇区社区学院院长杜俭、上海市终身教育研究会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杨东为三等奖和入围奖颁奖。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所所长史枫代表本次论坛的指导单位作了专家点评,他首先肯定本次论坛内容设计立体化、有内涵,会议氛围好,体现了行政重视、专家引领、学术交流、基层参与的格局。同时他结合北京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实际,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建议。他认为,科研提升是社区教育发展的引擎,其中队伍是关键所在;新时代社区教育转型创新要以科研为支撑,要加强各类教育、数字化、生态建设等方面的研究;他希望京沪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上海市教委终身教育处处长闫鹏涛作了总结讲话,他认为本次论坛内容丰富,学术氛围浓厚。他指出,今年是“十四五”的关键一年,党的二十大提出了“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要求,要落实好各项任务要求,队伍是极其重要的。他认为,社区教育科研有自己的特点,有明确的对象、与工作高度结合,因此我们需要对工作进行研究改进,善于从工作中发现问题;他强调,社区教育工作者对科研的意义要有足够的认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站位;他希望大家要有严格的自我要求,高质量依靠高素质的教师,因此要依靠好自己的力量。
本次论坛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本市和全国各地200多个收看点的终身教育领域领导、专家、同仁通过线上参加了本次会议,本市各科研基地、社区学院、社区学校还组织了线上集体参会,并在线上进行了热烈互动。